有个文学教授托马斯福斯特写过一本书叫《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他的观点文学作品中是很少有新东西的,故事、人物大多有一个范本,可能是各种神话、史诗、圣经或者莎士比亚。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想提高理解能力就需要多了解知识,然后看出作品背后隐藏的故事、人物背后隐藏的人物。
比如说小时候看《狮子王》觉得就是狮子王,后来才知道其实是《哈姆雷特》;明日方舟中干员达格达是格拉斯哥帮的因为达格达出自凯尔特神话,干员华法琳是个血液学医师是不是跟抗凝血药华法林有点关系;经常看到浮空城的设定后来知道《天空之城》中的浮空城来源于格列佛游记;常见设定还有主角原本默默无闻但是偶然举起了一把传说武器而这把武器只有主角能举起,从此主角声名鹊起,显然是石中剑的故事…gal里也有很多喜欢把名字直接拿过来用的,VBF用北欧神话,同为尾社作品的创神用了美索不达米亚神话的神名。如果能了解一个故事或者人物背后的原型,那理解他们的行事逻辑、思想感情应该会更容易一点。
剩下的就是某种“牵强附会”的想象力吧,比如说莫言的《蛙》写的是计划生育,那么为什么用蛙来隐喻“生育。婴儿”呢,①蛙=娃 ②蛙=娲,女娲造人 ③蛙=哇,婴儿的哭声 ④蛙是蝌蚪变的,婴儿也是“蝌蚪”变的 ⑤蛙生殖能力很强…这些都是莫言自己说过的但并非是读者就想不到的,如果能莫言自己没解读的话,读者写出来再展开说说,就可以成为一篇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