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nival》作为濑户口廉也的处女作,透露着他浓烈的个人色彩。其中的诸多经典元素如糟糕的原生家庭,乱伦,葬礼,扔手机等等也能在他后来的gal与小说中见到,可以说,这部作品中逼仄,压抑的氛围在濑户口的许多作品得到了延续,希望包裹着绝望,绝望中有尚有一丝希望的叙事构架也是自这部作品而始。甚至那个著名的鸡蛋与母鸡的故事就来自于本游戏的后传小说中。(后传小说其实是本游戏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看就亏大了)
推荐就此打住,下来是关于人物的讨论。(那么会有剧透,甚至有关素晴日)
首先,我认为讨论人物时应当将后传小说也划在讨论范围之内。后传小说中表现出了濑户口对主角代表的超人哲学的批判,与对通过鼓起勇气,与所爱之人携手克服困难的呼吁。而这在正传游戏中恐怕是表现得较少的。在我看来,小说是对游戏的内容反思,而这种反思才是弥足珍贵的。正如标题carnival狂欢节所言,在主人公们“疯狂狂欢”过后剩下什么呢?恐怕只会使让人看一眼就觉得凄凉的一地鸡毛吧。对着这样凄惨的垃圾堆,是要选择就此结束(死),还是耗尽余生去收拾整理(自首),又或者干脆逃走呢?游戏中的角色选择了逃,那么代价又是什么呢?这就是小说回答的问题了。
主人公,学/武,他会让人联想到许多经典角色,《化身博士》的杰基尔,《变身》的纯一,《罪与罚》的罗佳,甚至是《素晴日》的间宫卓司(PS:避免误解,其实carnival更早)。借用一下陀翁在《罪与罚》中的比喻,虱子是用一套普遍的道德观念约束自己的人,他们乐于收到这种约束也希望别人遵守,而拿破仑这无所谓善恶,一些只要有利于自己的进步便是正当的,掐死虱子对他们来说不会产生一点罪恶感。学在一开始在以虱子自比,但在一系列事件的影响下他的道德观念逐渐崩溃,开始向拿破仑过渡。监禁学姐尚可说是为了替理莎复仇,但之后监禁警察就纯粹是为自己了。从这上面来说,学变得愈发“自私”了。或者用我更喜欢的说法,这是对于人类向超人进化的隐喻。但进化的结果如何呢?
失败了,失败了,失败了,失败了,失败了,失败了,失败了,失败了,失败了,失败了,失败了,失败了。。。。。。
在小说中学精神崩溃最终自杀。濑户口似乎在告诉我们一来我们的社会排斥超人的存在,二来人类不能进化成超人,因为心中的“良知”是无论如何也甩不掉的。对于学,我共情他又鄙视他,深爱他又恐惧他。
“泉”,但其实濑户口对于超人并不是持全盘否认的态度。这从泉的人物形象中就可以看出来。如果说学是尼采的超人,是脱离社会的,那么泉就是濑户口的超人,是与社会兼容的。尽管她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乃是追求的自由,但她却仍然能在社会中生活并且在小说的世界线中没有做出犯罪的举动。可以说,她的形象大概代表了濑户口的一种让步,承认了超人哲学存在可能。尽管这种让步在泉的个人线中又撤回了,这条线中学没有得知真相,他的进化就此打住,泉也就此成为了一名一般(?)女性。也就是说,只有人类才能生活在人类社会中。
理莎,事实上我很难分析。与罗佳对位的人应该是索菲娅,但理莎的人物形象要复杂得多,她们也完全不是一种人。这一部分我大概只能乱扯,也欢迎大家探讨,毕竟我实在不懂这个人物。首先,我不认为她对学有男女之爱。这种情感更像是收到压抑的人希望找到光亮而对带给她些许幸福的人产生的依赖。她是一个软弱的人,不敢反抗自己的命运同时又认为自己是罪的产物,希望得到赦免。学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中给了她一丝喘息的空间,于是她便以为产生了爱。其次,她的成长在我看来其实主要只在学死的那一段时间。学像是给了她这场狂欢节的入场券,她懵懵懂懂入了场,又在学死后才意识到盛宴已过,只留一地鸡毛。在学接近崩溃时她便察觉到了,或许是想赋予两人继续活下去的动力,她提出了要一个孩子。当然这以失败告终了。从这时起或许她就在思考之后的道路如何选择,无法再依赖学,无法让别人告诉自己怎么办,于是她完成了进化,由自卑软弱向勇敢强大的进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或许她更像罗佳。
洋一与佐美,这两个年轻人在我看某种程度上就是学与理莎的IF线,一样地有着毁灭他人的倾向(恋尸癖),一样地长期被父亲侵犯。但这两个年轻人选择了互相坦白,携手勇敢地向外界诉诸愿望。于是他们获得了幸福。这其中大概蕴含着濑户口本人的道德倾向吧!这不禁让我叹息,如果学和理莎也能勇敢起来呢?也能不去用那么极端的方式撕裂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壁障呢?
实在很晚了,没想到花了这么多时间,不说了。最后就以这句话结尾吧,世界并不爱人,但我却要鼓起勇气去爱世界